3月12日股票推荐 机构强推买入 六股成摇钱树

贝瑞基因(000710)战略增资,基因检测全产业龙头崛起
事件:贝瑞基因全资孙公司雅士能的控股子公司善觅控股拟通过引进新的战略投资者进行融资。本次交易生效后,雅士能对善觅的持股比将会从40.95%下调至38.39%,公司占其董事席位的1/2以下,将不再是善觅控股股东。
战略调整,只为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将在2020年超过135亿美元,其中肿瘤基因测序占比约60%。因为极高的技术壁垒以及相对较低的市场认知度,前期的资金投入以及研发周期将不可小视。
目前善觅集团以香港为基础正快速向亚太、中东地区拓展业务网络,通过增资扩股引进新的战略投资者,符合双方的长期战略发展需求。
本次交易将会为公司带来9200~9700万元的非经常性收益,因此公司2019全年业绩大概率超预期。除此之外,在NIPT以及试剂盒产品高效推动下,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仍有34%的增长。
上下游全产业延伸。公司长期秉持“内外兼修”的发展理念,积极向外整合基因检测上下游优质资产。2018年公司以2000万元获得信念医药9.52%的股权。信念主营业务为以AAV为载体的基因疗法。
今年2月,罗氏提出将以50亿美金收购Spark。Spark的镇店之宝Luxturna,市场上仅有的几种基因治疗药物之一,正是这种技术。可见信念已在国内率先占据优质赛道,也说明公司对基因治疗领域的布局具有超前的国际化眼光。
此外,公司对圆基因以及合肥铼科等公司的投资意味着公司已进入消费级基因检测领域,实现基因检测产业链上下游合理延伸的战略布局。
两会政策鼎立支持,肝癌筛查率先受益。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明确提出将大力推进预防筛查以及早诊早治。早期癌症治愈率可达90%以上,早筛成为美国癌症死亡率下降27%的主要原因。
2018年9月公司发布肝癌早筛先导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技术的可靠性,有望率先进军2000亿市场。我国癌症检出率比发达国家低3-4倍,因此我们认为整个行业将会乘政策东风迎来一波高潮。
盈利预测与评级。在不考虑非经常性损益的情况下,我们预计公司2018-2020年收入复合增速接近30%,归母净利润为38%。三年EPS分别为0.95元、1.27元、1.74元,对应PE为45倍、34倍、2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肿瘤品种临床进展不达预期的风险。
中国平安(601318)跟踪简报:保费增长略显乏力,投资收益有望大增
寿险增速同比回落,产险增长势头不减:公司2019年1月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8%至1,565亿,其中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同比增长5.6%至1,240亿,产险业务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8.7%至325亿。寿险业务主要受益于续期业务增长拉动,短期个险新单压力犹存,团体业务增速同比提升。产险业务增长加速,保持良好势头。
寿险个人新单下滑,结构优化推动价值率提升:1月公司寿险及健康险个人新业务保费收入同比下降20%。2Q18以来平安寿险聚焦业务价值较高的长期保障型产品,不断完善产品体系,实现新业务价值率提升。2018年前三季度公司新业务价值率同比提升4.3ppts至42.1%。
1月个人续期业务同比增长18.6%,增速同比下降,主要是受到去年新业务保费收入增速下滑影响。1月寿险团体业务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1.6%,增速同比提高7.2ppts。
产险业务势头良好,增速实现同比提高:1月公司产险收入同比增长18.7%至325亿,增速较去年同期提升3.1ppts。其中车险收入同比提升10.6%至210亿,增速较去年同期提升3.4ppts,实现增长加速。非机动车辆保险、意外与健康保险保费收入分别实现同比增长35%、53%,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84.45元:我们看好公司通过个人客户数量的持续提升和对客户价值的深入挖掘,推动个人业务价值稳步提升,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内部驱动力。
随着A股市场表现强劲,公司2019年权益投资收益率有望上升。我们预计2018-2010年公司收入分别为9,943、11,460、12,875亿,净利润分别为1,062、1,273、1,503亿。
我们对公司寿险业务按照PEV进行估值,对于产险、银行、券商、信托、其他资管业务按照PB进行估值,对于互联网 金融及其他业务按照其最新估值。基于分部估值的结果,我们认为公司的合理市值为1.54万亿,对应目标价84.45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风险;市场波动;保费增长不及预期。
巨化股份:参股集成电路投资公司,持续延伸拓展产业链
巨化股份(600160)
事项:
公司发布公告,拟自有资金出资10亿元,联合浙江省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等其他9家公司参股成立浙江富浙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集成电路产业及相关领域,公司持股6.67%。
评论:
公司参股布局集成电路产业,体现持续延伸拓展产业链的战略布局
公司作为国内氟化工行业龙头公司,除了深耕制冷剂市场外,不断延伸拓展产业链,在氟化工新材料、电子材料等高附加值进口替代领域持续布局。公司在17年底联合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公司等五家投资主体共同出资设立中巨芯科技(公司持股39%),打造国内电子材料龙头公司。
电子材料作为IC产业的关键材料,市场空间大但国产率极低,是制约我国IC产业国产化进程的重要短板。公司深耕电子化学品多年,在特气以及湿法化学品具备极强技术储备,与大基金合资成立中巨芯,定位为国内电子材料平台型龙头,肩负我国电子材料国产化使命。
此后公司在去年11月又收购集团科研院所资产,浙江巨化技术中心有限公司和浙江巨化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100%股权,进一步夯实公司在高附加值氟化工精细化工产品领域的强大护城河。本次出资参股布局集成电路投资公司,体现出公司持续延伸拓展产业链的战略布局。
集成电路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进口替代空间巨大
集成电路产业是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截止2017年国内集成电路市场规模达到1.3万亿。然而中国的集成电路产业在技术水平与高端产品应用等方面仍然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明显的差距,目前我国集成电路产品大量依赖进口,与原油并列为最大进口商品。
公司本次通过参股布局集成电路投资公司,既实现了与主业发展的协同,同时也有望抓住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机遇,寻求新的商业机会,培育新的增长点,此外通过参股方式还实现了对风险的有效把控。
公司处于历史估值底部,看好公司氟化工产业链的全面布局,维持买入评级
我们多次强调,制冷剂行业历经数年去产能,当前供需格局已经得到显著优化,行业集中度很高,产品价格中枢有望持续上移,经历充分调整并踏上新平台的氟化工板块可谓守得云开见月明,值得重新走进投资者视野。
非制冷剂业务业绩持续释放,氟化工精细材料项目陆续达产,与大基金合资的电子材料公司有望持续带来投资收益,受让集团科研院所资产进一步提升研发能力,参股集成电路投资公司培育新的增长点,公司周期属性正逐步弱化。
暂不考虑本次投资对业绩影响,维持18/19年实现净利润21.5/25.3亿的预测,eps0.79/0.92,对应PE9.7/8.2倍,当前公司动态估值处于历史绝对底部,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需求不达预期。
长安汽车(000625)春节影响2月销量,股价短期调整不改长期趋势
事件:3月8日,整车股迎来大幅调整,截至收盘长安汽车下跌8.6%,长城汽车下跌8.2%,广汽集团下跌3.8%,上汽集团下跌1.9%。
2月销量受春节与主动去库存影响较为低迷,汽车股迎来调整
从目前已经发布的车企2月销量数据来看:长安汽车销量11.0万辆,同比下滑27.6%;长城汽车销量6.9万辆,同比增长18.3%;吉利汽车销量8.4万辆,同比下滑24.0%。
我们认为,2月汽车行业整体销量受春节与主动去库存影响较为低迷,尽管市场对这一销量已有预期,但考虑到前期部分汽车股涨幅已较高,因此在短期销量难以有更强边际改善的情况下,不排除部分资金获利了结,等待销量大幅改善,或为此次长安长城大跌的原因。
短期估值修复基本完成,静待行业销量继续改善引发下一步上涨
汽车股上涨一般分为“涨估值”与“涨业绩”两个阶段,作为强周期属性行业,估值的上涨动力来自对行业景气的预期。基于对本轮行业复苏的预期,整车股估值迎来修复,因此本轮汽车股上涨的最强逻辑应是行业复苏,在此基础上若能叠加车企自身强产品周期,则估值修复的力度更大。
因此本轮上涨幅度最大的汽车股为:江铃汽车(阶段最大涨幅137.9%)、长安汽车(62.7%)、长城汽车(53.5%)。当前部分汽车股估值已修复到一定位置,此时需行业或公司自身出现继续改善的边际变化才能支撑股价进一步上行。
我们认为,本轮行业复苏虽有波折,但趋势不变。且越往后基数压力越小,尤其2018年7月以后连续7个月出现同比负增长,9月之后甚至出现10%以上的下滑,因此下半年的复苏力度较大,汽车股短期虽有波折,但上涨远未结束。
长安福特强产品周期来袭,公司有望与行业周期“共振”
长安福特将开启强产品周期:2018年福克斯换代车型、福睿斯改款已上市;2019年将有翼虎年度款换代、锐界中期改款与林肯MKC上市;2020年底福特大型SUV探险者国产化、林肯飞行家、林肯航海家上市;2021年林肯MKZ上市。
公司产品周期与行业周期叠加“共振”,将大幅提升公司业绩弹性。当前长安福特销量已见底,2月仅0.7万辆,随着主动去库存进入尾声,3月销量有望大幅提升。预计公司2018-2020年EPS分别为0.12元、0.59元、1.49元,对应PE为63.7倍、13.5倍、5.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国内汽车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公司产品销量不及预期;长安福特新车投放不及预期。
金贵银业(002716)内外环境齐改善,公司再上新台阶
内外环境持续改善,上调目标价至12元。继2019年1.2日发布《金贵银业:国资有望入场,缔造白银帝国》“买入”评级报告以来,公司股价持续上扬,目前已经突破当时给予的目标价8.6元。
当下时点,我们认为,公司的投资逻辑正朝积极方向不断强化:首先,银价处于上涨通道中,趋势愈发明朗,2月份美国非农数据超预期疲软有望带动银价开启新一轮的上涨;其次,随着纾困资金的落地,公司质押风险不断消除;第三,年初以来,伴随宽松的流动性环境,A股市场风险偏好不断提升。
展望后市,公司面对的外部和内部环境都将持续改善,据此我们上调公司目标价,未来6个月至12元,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资金问题不断得到解决。2018年Q4以来,公司先后得到长城资产、湖南财信金控、工商银行的资金支持,无论是公司股东的质押风险,抑或是公司经营面临的流动性风险,都已经得到很大的缓解。
我们认为,公司作为白银回收行业的全球龙头,无论是产业规模、技术、布局以及产业链延伸等方面,都已经得到业界内外的认可,所以说,公司虽然一时面临风险,但是优质资产的自身造血功能是市场各方资金所认可和追逐的;
银价有望开启新一轮上涨。美国2月份非农就业新增2万,远低于市场预期18万,创2017年9月以来的最差,建筑业和零售业就业岗位减少,这可能引发对经济活动大幅放缓的担忧,CME联储观察工具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2019年加息概率为0,而降息概率升至19.8%,一周前为14%,银价有望开启新一轮上涨;
上演戴维斯双击,公司业绩有望超预期。我们认为,由于2019年公司白银产量及银价都将保持上涨,有望上演戴维斯双击。2019年,公司白银产能2000吨,利用率预计达到90%;2018年,国内白银均价只有3590元/kg,创十年来第三低值,仅高于2009年和2015年,目前受益于美联储加息停滞,银价将不断抬升。
公司2018Q3存货价值35亿,假设70%是白银相关原料,如果银价回升至4000元/kg,净利润有望增厚2.4亿,如果银价上涨到5000元/kg,净利润增厚7亿,可谓是弹性巨大。
风险提示:资金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银价超预期下跌。
长青股份(002391)2018年年报点评:业绩持续释放,可转债助力公司成长
事件: 长青股份发布 2018 年年报, 2018 年营业收入 30.01 亿元,同比增长 3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19 亿元,同比增长 40.16%,扣非净利润 3.22 亿元,同比增长 40.11%,全年 eps0.89 元,同时公布 2018年分红预案: 10 转 5 股派 3 元。
点评: 1. 全年业绩基本符合预期。 公司营业收入迈入 30 亿元大关,收入和净利润均创下上市以来新高, 17、 18 连续两年维持 40%以上净利润增速,一方面受益于公司产能持续增加,内生增长,另一方面受益于 2016 年以来环保严查下国内原药产能收缩, 原药价格上涨。
杀虫剂收入 15.09 亿元,增长 53.2%,近五年来首次超过除草剂,一方面来自吡虫啉、啶虫脒价格上涨,另一方面,上一轮可转债项目 300 吨/年茚虫威 2018 年一季度末投产,贡献 3187 万元净利润。
2. 公司 2019 年业绩有望继续维持高位。 生态环境部禁止环保“一刀切”
行为,部分园区和企业在近年的环保风暴下整改逐渐到位, 有望在 19 年逐步复产,但环保硬约束仍在, 环保将继续高标准, 行业整体环保成本抬升下对原药价格具有支撑,即使价格有所回调,预计回调幅度有限,仍有望继续维持高位。 同时公司产品长单较多, 2019 年长单产品价格锁定在 2018年年底高位,预计 2019 年公司业绩有望维持高位。
3. 可转债发行,助力公司成长,未来成长可期。 公司于 2019 年 2 月 27 日
公开发行面值总额 91380 万元可转换公司债券, 可转债成功发行,缓解公司资金压力,助力公司成长。 1600 吨丁醚脲, 5000 吨盐酸羟胺可转债项目已于 2018 年开工建设,有望在 2019 年投产,有望成为公司 2019 年新增量。5000 吨麦草畏和 3500 吨草铵膦募投项目 2019 年有望开工建设,募投项目产品成长空间明确,技术储备充分,将构成未来几年公司成长主要新增量。
盈利预测: 可转债募投项目陆续开工建设, 逐渐进入投产阶段, 公司未来3 年具有良好成长性,我们上调 19-20 年盈利预期, 新增 2021 年盈利预期,即 19-21 年净利润为 4.17、 5.01、 5.64 亿元, EPS 为 1.16、 1.39、 1.57 元,给予 2019 年 15 倍 PE, 对应目标价 17.40 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下跌风险、下游需求变弱的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募投项目未达预期风险、汇率波动风险、安全生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