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股票涨停预测 明日6股有望冲击涨停

海兴电力(603556)电网投资加速,业绩有望回升
事件: 海兴电力发布 2018 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5.53亿元, 同比下降 15.62%; 实现归母净利润 3.30 亿元, 同比下降 41.38%。公司综合毛利率 41.21%, 同比下降 6.87pcts。 业绩下滑主要系受到海外市场汇率波动、原材料价格上涨、国网招标下降、公司厂房搬迁等因素影响。
智能电表周期轮换,国家电网发展“ 三型两网”: 电力设备和新能源行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广阔的市场空间。世界上第一代智能计量现已接近其使用寿命终点,新安装的第二代高级计量基础设施( AMI智能电表)正在全球范围广泛推广和使用,被业内称为智能电表的服役周期轮换。
从 2017 年开始, 我国电网投资陆续向配用电领域倾斜,电网发展也逐渐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 三型两网,世界一流” 战略成为国家电网的最新发展方向。国内智能电网建设大规模铺开已有 8-10 年,第二批智能电表轮换即将开始,预计未来几年来,基于泛在电力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电表需求将逐年增长。
A+B 销售促成智能配电,研发投入成就系统产品: 报告期内,公司智能配电产品实现营业收入 0.9 亿元,同比增长 57.45%;主要原因是公司主要配网产品陆续通过了国家电网的检测,在各省网招标中均有中标, A+B 销售模式已初现成效。 系统产品实现营业收入 3.93 亿元,同比增长 15.76%,主要原因是公司继续保持在智能配用电解决方案领域的研发投入,产品竞争力大幅提升。
公司继续加大基于物联网架构的智能配用电整体解决方案和智能微网领域的研发投入, 2019 年将陆续推出相应产品。 此外, 公司运维与服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1.26 亿元,同比增长 277.00%,主要原因是公司继续提升巴西 EPCE 公司运维能力,订单获取稳步提高。
智能用电受轮换周期影响,需求回暖可期: 报告期内,公司智能用电产品实现营业收入 19.02 亿元,同比下降 26.04%,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国网招标下降、海外部分国家招标下降以及公司生产厂房搬迁所致。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生产厂房已搬迁完毕,生产能力已恢复正常水平,同时公司不断加强智能制造能力,持续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与此同时, 智能电表正处于轮换周期节点,随着第二批智能电表的推广和使用,预计未来需求将会回升。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 2019 年-2021 年的净利润分别为 4.3 亿、5.3 亿、 6.7 亿元,净利润增速分别为 30.0%、 24.6%、 25.5%;维持买入-A 的投资评级,目标价为 20.00 元
风险提示: 汇率波动风险, 海外子公司管理风险,新技术开发风险等。
当升科技(300073)单吨净利维持高水平,产能释放进展顺利
事件: 公司公布 2018 年报和 2019 年一季报, 2018 年实现营收 32.81亿元,同比增长 52.03%;归母净利 3.16 亿元,同比增长 26.38%,其中扣非净利 3.04 亿元,同比增长 108.67%。 19Q1 实现营业收入 6.54 亿元,同比下滑-2.55%; 归母净利 0.64 亿元, 同比增长 64.02%, 其中扣非净利 0.50 亿元, 同比增长 38.67%。
正极满产满销, 单吨盈利可观: 根据年报, 公司 2018 年正极材料销售 15455 吨, 库存量仅为 603.78 吨, 其中 NCM 正极根据 GGII 数据销售近 13600 吨,海外三星 SDI、LG 化学、SONY 等客户出口占比约 20%,近 3000 多吨, 2019 年占比有望达到 40%以上。
由于海外出口、 国内外钴价差价及汇兑受益,公司 18 年正极材料单吨净利近 1.6 万元/吨。预计随着 19 年高镍单晶 NCM622/811 产品放量,公司单吨盈利能力有望维持较高水平。
产能释放进展顺利,提供业绩增长新引擎。 根据 GGII 数据, 公司2018 年 LCO 产能约 2000 吨,NCM 产能约 14000 吨,其中 NCM811/NCA约 4000 吨,总产能约 1.6 万吨。预计 2019Q2 海门新增 1 万吨高镍产能,2019Q4-2020Q1 金坛新增 1 万吨高镍产能,全年有效产能预计 2.1 万吨,全年出货量预计在 2.3 万吨左右。
公司客户结构优良, 随着高镍产能瓶颈的不断改善,除了维持海外客户的稳定,国内积极拓展 CATL 等龙头客户,有望为公司提供新的业绩增长引擎。
单晶产品领先同行, 积极布局下一代正极: 公司 18 年成功解决单晶材料技术难题, 完成动力型单晶产品开发, 单晶 NCM523 实现大批量供货, 单晶 NCM622 和 NCM811 也在客户验证中,安全性及性能领先同行。
公司第二代 811 系列产品, 含镍量高达 92%, 钴含量低至 5%,成本得到进一步改善。固态电池方面,公司成功建立了测试平台,容量循环性能得到显著提升,固态电解质也在国际客户验证过程中。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 2019 年-2021 年的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7.07%、 31.56%、 24.76%, 对应 EPS 分别为 0.92、 1.04、 1.30。维持买入-A 的投资评级, 6 个月目标价 36.00 元。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 补贴政策波动风险等。
七匹狼(002029)2018年年报&2019年一季报点评:品牌男装有所好转,现金充足助力业绩持续增长
18年收入双位数增长,19Q1收入增速放缓、投资收益增厚利润
公司2018年实现收入35.17亿元、同比增14.01%,归母净利润3.46亿元、同比增9.38%,扣非归母净利润2.06亿元、同比增17.30%,EPS0.46元,拟10派1元(含税)。归母净利润增速低于收入主要为费用率提升和所得税费用增加影响。
分单季度来看,17Q1~18Q4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13.89%、9.08%、19.69%、21.21%、13.90%、13.71%、15.60%、13.03%,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9.81%、25.63%、14.44%、23.81%、18.45%、-0.47%、9.65%、8.12%。
公司2019年一季度实现收入9.48亿元、同比增3.13%,归母净利润9165万元、同比增9.45%,扣非净利润6415万元、同比降4.36%,EPS0.12元。
公司收入自16Q4至18Q4持续好转、基本维持了双位数增长。18年之前主要为针纺业务和电商渠道增速较高拉动总体,18年以来针纺收入略下滑,收入增长主要来自品牌男装线下回暖和线上的持续较高增长。
19Q1收入增速有所放缓主要为零售环境疲软及行业性高基数(18年春节较晚、销售旺季时间较长叠加冷冬天气利好促18Q1基数较高)影响,归母净利润增速高于收入,主要为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加、所得税费用减少等贡献。
收入分拆:品牌男装业务好转贡献主要增长,针纺业务略有下滑
分业务来看,服装主业实现收入33.80亿元、同比增12.76%;信息技术及服务业收入1702万元、同比增102.02%;其他1.20亿元、同比增52.08%。
服装主业拆分来看:1)七匹狼品牌男装方面2018年合计收入估计在24亿元左右,同比增20%左右,其中线上渠道销售占比30%多、同比增25%左右,线下渠道销售增长高双位数。
2)针纺业务收入10亿多、同比略下滑2%。3)小品牌规模仍较小,其中KL品牌18年收入3139万元、亏损4014万元;16N收入体量几千万、亦处于亏损中拖累总体业绩;狼图腾从原来七匹狼品牌的一个系列转型为独立品牌、亦在探索和丰富品类中。
外延内生来看,2018年末七匹狼品牌门店数估计在2000家左右、18年净增不到100家,因此18年七匹狼品牌线下渠道增长高双位数拆分来看、内生单店增长为主要贡献。小品牌门店数较少、合计几十家门店。
费用率提升超过毛利率,存货计提比例有所下降、投资收益增加
毛利率:18年同比提升1.93PCT至42.60%,主要为业务结构变化、品牌男装持续回暖占比提升贡献。18Q1-19Q1单季度毛利率分别+0.05、+4.91、-0.85、+4.20、+2.42PCT。
费用率:18年同比提升3.57PCT至25.10%,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6.91%(+2.01PCT)、8.84%(+0.71PCT)、-0.65%(+0.85PCT)。19Q1期间费用率同比提升3.79PCT至23.24%,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3.33、+0.90、-0.44PCT。
其他财务指标:1)18年末存货较年初增11.96%至9.65亿元、存货周转率2.21较17年的2.08有所加速。
存货计提方面,18年末跌价准备较17年末略减少0.44%至4.99亿元,跌价准备/存货金额比例较17年末下降6.44PCT至51.70%。公司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11~17年不断走高、17年达高点58.14%,18年随着品牌男装业务好转,去库存效果开始体现、计提比例呈现下降。
从跌价准备变化来看,18年转回/转销金额合计2.97亿元(其中库存商品和委托代销分别为1.88亿元、1.03亿元),新计提2.94亿元。
19年3月末存货较年初降13.40%至8.36亿元,存货周转率为0.67较18Q1的0.75略放缓。
2)应收账款18年末较年初增44.77%至4.18亿元,其中有部分为年末增加了电商方面的授信、19年初已经收回、为一次性影响,另外也有增加对加盟商支持因素影响。应收账款周转率18年为9.94、较17年13.39有所放缓。
19年3月末应收账款较年初增4.29%至4.36亿元,应收账款周转率为2.22、较18Q1的2.73有所放缓。
3)资产减值损失18年同比增7.39%至3.19亿元,其中大部分为存货跌价损失2.94亿元(同比增1.32%),坏账损失增加幅度较大(自17年的-3679万元增加至18年的1894万元)。
19Q1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合计3529万元、同比减少10.64%。
4)投资收益18年同比增46.77%至1.54亿元,主要为理财产品投资收益贡献(相对应的,财务费用中利息收入同比有所减少)。
19Q1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理财产品投资收益)合计2886万元、同比增71.48%。
5)所得税费用2018年同比增84.77%至1.01亿元,主要为部分业务公司主体亏损额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影响。19Q1所得税费用同比降16.38%。
6)经营活动净现金流2018年同比降53.18%至3.05亿元,其中现金流入39.51亿元、同比增8.49%,现金流出36.46亿元、同比增21.90%。净流入减少主要为2017年公司一次性收到五年期定期存款累计利息额导致基数较高,另外2018年新品牌经营投入增加以及缴纳了较多未缴的增值税和所得税所致。
19Q1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同比增201.69%至7059万元。
期待品牌男装继续优化显效及多品牌开拓新增长点,现金充足
我们认为:1)公司品牌男装业务前几年去库存以及多项改革措施逐步显效,财务指标体现在收入持续回升、对总体业绩增长贡献加大,同时库存、计提等指标向好。
从公司经营端改革措施来看,基于七匹狼品牌的消费者影响力积累,公司推动产品、渠道、供应链、品牌建设多方面改革,渠道端改革经销体系、推动类直营化管理、培育核心零售商并推动经营合作,供应链端实现精细化管理,并且改革供应链部门组织体系、提高后台部门效率和积极性等,多项措施有利于激发员工和加盟商活力、促业务持续健康发展。
2)长期来看,公司目前多品牌矩阵基本成型,主品牌七匹狼男装重在调整提效、激发活力,新品牌16N定位年轻潮牌,投资KL涉足轻奢领域,孵化狼图腾WolfTotem,探索未来增长点、搭建时尚产业集团。同时,随着新品牌逐步上量,对业绩的拖累影响也将逐步减小。
3)从短期业绩角度,18年以来消费环境整体呈疲软态势,同时19Q1行业性高基数影响下(18年春节较晚、销售旺季时间较长叠加冷冬天气利好促18Q1基数较高)公司收入增速有望为全年低点,Q2及之后随着各项刺激消费政策落地、收入增速有望得到一定修复。
4)公司19年3月末货币资金14.35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28.11亿元(主要为理财产品),现金充足、可提供持续投资收益支撑业绩增长。另外公司将继续以服装行业为中心、围绕时尚消费领域寻求外部投资并购机会,项目源分布于潮流服装、户外运动、童装、配饰等多个领域。
考虑到一季度销售较疲弱,我们略下调19~20年、新增21年EPS至0.50/0.56/0.62元,对应19年PE15倍,PB0.9倍,估值较低、现金资产多具有一定防御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终端消费疲软、电商和针纺业务增长不及预期、新品牌培育不及预期。
海康威视(002415)一季报低点确定已过,现金流量表大幅领先利润表!
事件:海康威视发布2018年和2019年一季度财务报告: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498.37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13.53亿元。2019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9.42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5.36亿元。
19Q1业绩将是年内低点,Q2开始改善。收入受到宏观经济影响增速较低,而费用存在刚性,导致利润出现负增长。预告Q2利润增速-6%~30%,同时2019年起商机数量快速上升,预期二季度的收入同比增速可以回到20%以上。
应收账款同比优化29亿,剔除此影响19Q1收入增速将高达28%!2019Q1末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相比18年底减少21亿。该项目变化是是现金收付制的现金流量表“销售商品”项目增长30%与,权责发生制的利润表同比增长6.2%差异的主要原因。若应收账款不优化并计入利润表,2019Q1将收入达到120亿,同比增长55.9%。
成本控制得到双料验证!经过现金流量表中“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和资产负债表当中“应付职工薪酬”的比较,我们计算得出2019Q1当季增加应付职工薪酬约16.37亿元,同比增长36.7%。相比18Q3时50%以上的增长大幅下降。预计2019年全年人员编制增长预计约10%。利润加速逐季体现。
现金流量表反映“现金收付制”的经营数据,明确乐观。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30.4%,购买商品提供劳务支付的现金增长2.5%,都反映若按照现金收付口径,季度核心增速回到30%且毛利率提升。从“间接-直接现金流”对照表,可以发现,“经营性应收账款”增加仅23.6亿元,为五年最低。
AI渗透有望在2019年开始实现突破。华为AI芯片预计将在19年二季度量产,国产化芯片替代将使得AI摄像机成本将大幅降低,带动整体安防行业AI渗透率的提升。AI提升也将改善公司整体毛利情况。
预计2019年利润增速逐渐加速,维持“买入”评级。由于2018Q2由于国内去杠杆,安防季度增速向下。由于基数原因,2019行业利润增速前低后高,预计市场最悲观的海康威视2019Q1利润增速已披露。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19-2021年利润为125.8、150.6、174.7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透景生命(300642)仪器投放加速+新产品陆续上市有望带来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事件:公司 2018 年实现营业收入 3.65 亿元,同比增长 20.46%,归母净利润1.42 亿元,同比增长 11.73%,扣非净利润 1.21 亿元,同比增长 2.94%; 2019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6752 万元,同比增长 26.37%,归母净利润 1574 万元,同比增长 21.73%,扣非净利润 1354 万元,同比增长 7.82%。
收入端保持快速增长,费用提升影响短期利润增速。 公司 2018Q4 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1.25 亿元,同比增长 14.96%,归母净利润 5066 万元,同比增长2.47%,扣非净利润 4600 万元, 同比增长 2.03%, 结合 2019Q1 数据可以看到公司的收入端增速较 2018 年上半年有明显回升,我们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公司 2018 年加快流式荧光设备投放量,带来试剂量的持续提升;
利润端增速放缓,主要是公司股权激励摊销费用较高,同时公司新产品肺癌甲基化、自身免疫等多个品种处于推广阶段,部分在研品种临床试验费用较高,使得整体费用率 38.86%, 同比提高 5.58pp,公司净利率水平 38.84%,同比下降 3.03pp,未来在仪器投放继续加速+新产品开始放量等带动下,全年业绩有望加速回升。
流式荧光设备加速投放, 新项目陆续获批进一步提高公司竞争力。
2018 年公司实现试剂收入 3.47 亿元,同比增长 21.47%,其中流式荧光贡献较多,全年来看, 流式荧光设备新增装机 150 台,累计装机超过 510 台,目前主要检测肿瘤免疫标志物及 HPV 分子检测等, 2018 年免疫和分子检测均实现 20+%的收入增长,考虑到公司预计未来三年有望继续保持每年 100-120 台的新增装机速度,现有试剂产品有望持续快速增长;与此同时,公司流式荧光平台新项目自身免疫产品有望于 2019 年上半年获批,进一步提高公司的平台竞争力。
肿瘤甲基化产品推广顺利, 2019 年有望开始贡献业绩。 公司肺癌甲基化产品自 2017 年 12 月获批以来,目前已获得海南、广东等地定价,我们预计未来定价省份有望持续增加,为公司业绩带来积极贡献。
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预计 2019-21 年公司收入 4.71、 6.01、 7.57 亿元,同比增长 29.11%、 27.57%、 25.93%, 归母净利润 1.74、 2.20、 2.75 亿元,同比增长 22.66%、 26.49%、 25.31%,对应 EPS 为 1.91、 2.42、 3.03。目前公司股价对应 2019 年 23 倍 PE,。
考虑到公司 2018 年流式荧光装机加速,有望带来试剂量的持续快速增长,同时肿瘤检测尤其早期辅助诊断领域有望持续技术突破,我们认为公司的合理估值区间为 2019 年 25-30 倍 PE,公司合理价格区间为 47-58 元,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产品研发风险,仪器设备、原材料采购风险,新产品市场推广不达预期风险。
温氏股份(300498)生猪稳健扩张,周期反转在途
业绩符合预期,受制于1-2月低迷猪价,生猪养殖业务出现亏损:
温氏股份发布2019年一季报,报告期间,公司共销售商品肉猪596.30万头,同比增长19.65%,黄羽肉鸡约1.84亿只,同比增长20.10%;实现营业收入139.72亿元,同比增长6.22%;实现归母净利润-4.60亿元,同比下降132.69%;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7.38亿元,同比下降155.16%。
我们认为温氏一季报业绩符合预期,猪周期以及非洲猪瘟影响下,公司受制于1-2月低迷猪价,生猪养殖业务出现亏损。
受制于1-2月低迷猪价,且成本端有所上升,一季度生猪业务亏损约为7.06亿元:受到非洲猪瘟影响,温氏生猪养殖业务在2019年一季度产生了较大的防疫开支(改建猪场,洗消/消毒中心的建设,完善猪场内消毒设施设备、物理隔离等防疫硬件配置)。
所以受到部分防疫开支分季度费用化、以及股权激励费用摊销的影响(1.15亿元),公司一季度商品肉猪完全成本有所上升,根据我们测算,约为13.45元/千克;且受制于1-2月低迷猪价,生猪业务贡献净利润约为-7.06亿元。
产能投建来看,温氏2018年与2019年一季度资本开支分别为94.03亿元、20.58亿元,依旧维持高位,生猪业务未来出栏高增可期。
一季度黄羽肉鸡价格持续走低,养鸡业务业绩同比大幅下滑,但2019年全年合理盈利依旧可期:由于2017年H7N9禽流感大规模爆发导致需求不振,整个黄鸡行业产能深度去化,所以黄羽肉鸡价格自2017年下半年禽流感消退后开始大幅度上涨,景气上行周期一直持续到2018年全年。
2018年的黄羽肉鸡高景气周期不可长期持续,随着后续产能的恢复以及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2019年一季度温氏黄羽肉鸡销售价格持续走低,且受到股权激励费用摊销的影响(1.15亿元),根据我们测算,公司黄羽肉鸡完全成本有所上升,约为11.90元/千克;黄鸡业务贡献净利润约为0.86亿元。
2019年来看,虽然目前黄羽肉鸡价格持续走低,处于景气高点的下行阶段,但是温氏黄鸡业务全年维持合理盈利依旧可期。
五一假期临近,冻品库存逐步消化,猪肉消费需求恢复带动生猪价格上行:
4月3日三部委联合发文 强调加工流通环节非洲猪瘟检测,要求猪肉制品加工企业5月1日起开展非洲猪瘟病毒检测,这就引起了屠宰企业提前抛售冻肉库存以规避风险,导致了4月初的短期猪价下跌,但是却有利于行业冻肉高库存的长期价格风险出清(冻肉可保质一年,大部分屠宰企业在去年12月至今年1-2月大量收储冻肉,以待今年下半年猪肉价格高点售出,库存量创历史新高),利好生猪价格长期上涨趋势的确立,周期反转高度以及持续时间或将超往轮。
而短期来看,目前五一假期临近,随着猪肉消费需求的恢复(目前白条肉与终端零售猪肉价格均有小幅度上涨),冻品库存也已逐步消化,生猪价格短期有望开启新的一轮上涨。
生猪稳健扩张、周期反转在途,维持“买入”评级:温氏作为“公司+农户”模式龙头,在当前周期反转确立、非洲猪瘟下本轮猪价有望创新高的情况下,预计2019-2021年公司商品肉猪出栏量为2400/2600/2800万头、黄羽肉鸡出栏量为8.23/8.23/8.23亿只,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144.45/238.52/191.84亿元,对应EPS分别为2.72/4.49/3.61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病导致的公共安全事件,如非洲猪瘟等;饲料原料价格大幅波动;环保督查、天气等因素影响产能建设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