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难而上,龙芯的“自主之路”仍在继续
提到龙芯,不管是不是科技爱好者恐怕都有耳闻。毕竟号称“自主研发”国产CPU的厂商里,龙芯的曝光率算是较高的,也让国人一度较为自豪,并寄予其殷切的希望。
但最近龙芯却遇到了一些困难,首先是遇到了一场侵权官司。
2020年,上海芯联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称“芯联芯”)就在广州、香港两地,对龙芯中科发起诉讼,状告其龙芯LoongArch和3A5000处理器侵权。这场官司打了3年之后,最终在2023年2月7日有了定论——7日晚,龙芯中科发布公告称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已驳回原告芯联芯的全部诉讼请求。
不过8日上午,芯联芯发公告称,表示该诉讼判决结果尚不具有法律效力,并将在合适时间将继续采取合适行动,以维护公司合法权益。
明明龙芯一直走的是“自研”路线,为何还会有侵权的法律风险?其实这属于历史遗留问题。龙芯和上海芯联芯之间的纠葛根源,是龙芯曾经使用的MIPS指令集。
和我们所熟知的ARM等国外指令集不一样,MIPS是一个应用Linux开源系统的指令集,由MIPS美国公司开发设计。龙芯中科在2011、2017年两次取得MIPS授权,拥有研发、生产、销售基于MIPS指令系统的芯片许可等权利,而且协议中有一条是,龙芯只要继续支付版税,就可以直接续约。
但在2019年,上海芯联芯从MIPS公司的母公司Wave Computing手中获得了MIPS在中国的独家经营权,并且与MIPS公司、Wave Computing一同向龙芯中科发函,表示其技术许可合同已经转让给芯联芯,后续版税也要支付给芯联芯。龙芯中科也按时向芯联芯支付了2019年度和2020年1季度的版税。
不过2020年4月龙芯发现,上海芯联芯与MIPS正在美国打官司,而且随后MIPS公司及其母公司Wave Computing进入了破产保护司法程序。因此龙芯不愿再将版税支付给芯联芯,而是想要重新交给MIPS公司,但MIPS并未对此进行回应。最终,龙芯停止了向双方中的任何一方支付版税,并全面转向LoongArch,主动停止与MIPS的延续许可协议。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吧?上海芯联芯向龙科发起诉讼,无非是认为龙芯LoongArch依然是基于MIPS在进行研发。不过法院并没有支持芯联芯的主张,从现阶段来看,龙芯依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但从芯联芯的公告来看,似乎还会选择继续上述。这说明龙芯和MIPS之间,可能还是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这次的胜利只是暂时的。
所以国产芯片的自研之路是真的不好走,因为LoongArch指令集可能还没有完全摆脱MIPS,所以MIPS兼容性差、拓展性差的问题可能在LoongArch上也存在。
不过龙芯在研发上的投入并不小,从其半年报可以看到,2022年上半年的研发费用投入为1.25亿元,资本化研发投入3655万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高达46.51%,同比上升21.3个百分点。单单就龙芯自身来说,这个投入金额不可谓不高。但对比整个芯片领域,即便是在中国芯片公司里也只是杯水车薪,比起头部企业来说相距甚远,在市场上不占优势。龙芯想要突破,还要在这条自研路上继续努力,因为可能只有真正摆脱了MIPS,才能够走得更好。
但我们不得不承认,龙芯的勇气确实可嘉,因为坚持自研、坚持完善生态是一条难而正确的道路,我们想要不被国外卡住脖子,真正走出一条国产替代的道路,还是需要这样的精神和勇气支撑。希望迎难而上的龙芯能够尽快走出生态困局,获得更多的市场认可,让未来发展更具潜力。